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就是因为低估了申请美国大学的准备时间时间!
所以,在决定出国留学之后,一定要提前做一个规划。
要知道每年8月1日是CA美本网申系统开放时间,而早申请批次的截止时间一般在11月1日-15日之间,常规批次申请截止时间在次年1月1日-15日。
那么,国内高中这三年分别做哪些事呢?
对于有志于申请美国本科的同学来说,高一是打基础、找方向的关键时期,就像游戏中刚进入新手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基础能力。
保持高 GPA,打好学术基础
在美本申请中,高中GPA是招生官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你高中阶段的整体学术表现。就像建造高楼,GPA就是那坚实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才能承载起未来的梦想。
在这里提醒IB和A-level课程体系的同学,大部分人可能更关注“大考”忽视“平时考”,所以如果你们有考虑申请美国本科,一定要认真对待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这都要算进GPA的~
探索兴趣方向,挖掘潜力
美国大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特长,所以高一阶段,可以有意识锻炼英文阅读、写作能力,并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潜在的特长。
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学科竞赛,或者尝试不同的运动、艺术形式,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比如,参加机器人社团,可能会激发你对工程和编程的兴趣;参与学校的戏剧表演,也许会发现你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天赋。
总而言之,发现兴趣后,方能深入探索。但是课外活动不要贪多,高一可以选择两三个感兴趣真正投入其中。比如,在社团中担任干部,带领团队完成任务,能体现你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语言和标化考试基础学习
申请美国本科,语言和标化考试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高一阶段不强求立马参加考试,但可以开始基础学习了,为后续的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需要制定合理的英语学习计划,注重词汇积累、语法学习、听力和口语训练。可以提前熟悉SAT或ACT考试内容和形式,或参加一些机构辅导课程,系统地学习考试技巧和方法。
2025年College Board将增加一场SAT机考,日期定在2025年9月13日。冲刺SAT巅峰,开启名校之门!
精准提分,高效突破!资深名师团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直击阅读、文法、数学高频考点,助你快速提升应试能力!
还有香港SAT优质考团!事无巨细,贴心随行,1550+无压力!
留学申请评估表-表单大师
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分水岭,也是美本申请规划的关键时期,就像游戏中的中期阶段,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经验值和技能等级,为最终的冲刺做好准备。
巩固 GPA,保持学术优势
在本阶段,学业课程难度和作业量都会增加,但依然要继续保持高GPA。高GPA不仅反映了你的学习能力,还能体现你的学习态度和自律性。招生官会通过GPA来判断你是否具备在大学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高二还要注意适当选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比如荣誉课程或AP先修课程,不仅能提升你的学术能力,还能向招生官展示你的学习热情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全力准备托福和标化考试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托福考试的目标分数建议100+。甚至,根据部分顶尖名校录取数据显示,不少国际生托福平均105+、110+。还有SAT或ACT,最好能在高二结束前,把SAT或ACT考出理想分数。
适当参加竞赛和夏校,提升背景
学术竞赛可以展示你在某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获得奖项更是对你能力的有力证明。尤其是与自己兴趣和专业方向相关的竞赛,如数学AMC、物理碗等。夏校成绩和教授推荐信也能为申请提供有力支持。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建议参加夏校,越是知名大学的夏校,含金量越高,同时申请难度越大,请一定要跟随自己的整体本科规划,匹配个人学术水平、兴趣等,不必盲目参加。
确定申请专业,深入背景提升
经过高一的探索和积累,在高二你应该对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时候,要确定自己的申请专业,并围绕这个专业进行深入的背景提升。比如参加科研项目、实习,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如果你想申请计算机科学专业,可以参加一些编程比赛、开源项目;如果你对生物科学感兴趣,可以在生物实验室做志愿者。尤其是将当下科技发展热点与专业、科学领域研究结合起来,既增加自己对前沿科技的了解,也可以获得美本申请优势。
2025“AI赋能合成物设计解析及新药研发暑期研学营”重磅来袭!
由MIT物理学家领衔,携手北大、中科院等985院校博士组成顶尖团队,带来专业且前沿的知识讲授。
参与其中,不仅能获得量子物理、人工智能赋能等领域顶尖实验室实践机会,还可得到项目结业证书,更有机会获大牛导师推荐信。
留学申请评估表-表单大师
开始准备选校清单和文书
这时可以着手收集学校信息,如排名、地理位置、就业环境、国际生比例、治安、气候等。结合自身背景,确定学校范围。
建议提前思考自己的经历、目标和价值观,确定文书的主题和内容,多参考一些优秀的文书范例。推荐信方面,要选择与你关系密切、对你了解深入的人作为推荐人,如你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科研导师等。
高三是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申请美国本科的决战时刻,就像游戏中的最后关卡,需要全力以赴,冲刺最后的胜利。
保持 GPA,刷高标化分数
高三上学期,学业压力达到了顶峰,同时也是申请验收时刻。如果是赶美本早申,11月就要把申请材料准备妥当,意味着是托福、SAT/ACT刷分的最后机会。如果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建议参加一些考前冲刺班,或请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完成申请材料的准备和递交
本阶段需要完成申请文书的撰写、推荐信的获取、成绩单的寄送等工作。即使你只申请RD轮次,高三上学期差不多也结束网申工作。申请材料递交前注意做好最后检查,确保材料准确、按时发给学校。
关注申请进度和面试
在递交申请材料后,要密切关注申请进度,及时了解申请学校的反馈,尤其是可能有学校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材料。另外,有些学校可能会要求申请人参加面试,注意提前了解面试的形式和要求,提高面试技巧和应对能力。
确定入读学校并做好行前准备
一般早申轮次会在12月中旬放榜,常规申请轮次会在3月放榜,所以在高三下学期收到录取通知后,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offer。确定入读学校后,就开始着手办理签证、预订机票、安排住宿等行前准备工作。
不过,高三下学期的学业仍然不能放松,如果高三成绩与之前差距过大,美国大学是有可能撤销offer的哦~
另外,出发前可以提前了解美国的文化、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以便更好地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学习。
总之,申请美国本科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征程:高一的探索与积累,为整个申请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二的全力冲刺和背景提升,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高三的最后决战和抉择,决定了你能否成功踏入理想大学的校门。
如果你也是美本申请er,或者对申请过程有任何疑问,我在这里等你!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5-12 浏览次数:0
用户评论
我是中学生家长,看到这篇指南后深感鼓舞和启发,它让我明白如何为孩子的美国本科留学之路做长远规划。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想要从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逆袭”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非常有用的参考文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分享的一些策略和准备步骤,特别适合那些希望通过高中三年的精心培养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学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课外活动选择、学术成绩提高及标准化考试应对,对高中生非常实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国际学生的家长阅读后获益匪浅,了解到申请美本需要从多个维度全面准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篇文章强调了“规划”二字在高中3年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和家庭尽早构思未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高中生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时间安排和资源配置建议,有助于他们更有计划地追求梦想的大学教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具体例子和案例研究增强了文章的实际应用性,让我对如何提高录取概率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之后,家长能更好地了解美国本科申请过程中的“潜规则”,为孩子的未来做好准备。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提醒我从小就要开始关注孩子在学校、家里乃至社群活动中心的社交与学术表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准备向世界顶级学府发出挑战的高中生而言,本文给出了一套可行且具体的路径图。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高中的精耕细作,加上一些战略性的准备和机遇捕捉,就能增加获得顶尖大学录取的机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提前规划、勤奋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目标是申请美国前30大学的学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中学到了在留学申请中如何打造个性化的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策略,这对孩子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文章中的学生成功案例,使我坚信即便是起点较低的同学也能通过努力和周全准备逆袭升入顶级学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高中生家庭来说,这篇文章是规划高中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宝典,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路线图。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深入理解了国际高考和标准化考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同时提升学术成绩和社会实践能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文章后,我对高中三年的课程选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是一位从普通初中升入世界排名前30高校的学生家长所分享的经验和策略,非常贴近高中生的实际需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