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微信公众号
签证代办电话:

400-8888-88999

当前位置: 首页 > 签证百科

所有记录均记录在新加坡,成都,北京之间! “返回中国花了不到6周的时间,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网友LeoL在《新加坡眼》APP跟大家分享了最近从新加坡往返中国的亲身经历,包括登机流程等,干货满满,希望能帮助到最近有计划飞中国的人。今年7月7日,他
 

第一部分:新加坡-成都

1. 决定和时间选择

笔者是北京土著,自2019年底已经一年半没回国了。思忖错过7/8月小孩的假期,恐怕又是一年,终于在6月29日下决心,目标7月8日回国,8月中下旬再返回坡县。

第一方案是东航上海,当晚官网显示票源充足,第二天早上下单,仅剩一张。于是马上改订国航成都7月7日航班,国航APP下单成功。由于Short Notice,请假安排有些波折,还好解决了。稍后貌似东航又放票了,有点遗憾。

2. PCR检测和绿码申请

按照网上指南,预约了7月5日下午两点Raffles Medical Nex Clinic的PCR和抗体测试。提前到达,等候大约30分钟,测试过程很顺利,SGD200一位的价格真贵。

之前有网友提示,航班日期-2当天进行检测即可,不一定是起飞时间48小时内,该说法完全成立。

当晚11点多,收到合格邮件,马上通过微信防疫健康国际版申报绿码,折腾一阵提交成功,太太的绿码在提交后大概一两分钟内就到手。值班的使馆雇员辛苦了!

这里有一处吐槽:申报流程要求上传的文件,必须是图片格式,我之前准备了全套的PDF,只好一张张截图,再转JPG,有些不便。

次日,特意又到Raffles诊所拿了纸质PCR报告。事后回国检疫过程中纸质报告确实被要求出示,但是PDF打印版本也是可以的。专门跑一趟拿纸质报告似无绝对必要。

特别说明:有消息说回国测试内容有所调整,除了PCR,中和抗体取代了IgM,请各位网友再核实。不过流程大体应该一致。

(编者:中国驻新大使馆发文提醒,从8月17日起,赴华政策有多处调整。接种辉瑞或科兴疫苗后,登机前该准备什么材料?还没接种疫苗的旅客,又该怎么飞中国?点击下文了解详情)

3. 樟宜机场登机

下午1点办抵达T1,放眼望去只有两个航班的旅客,分别前往厦门和成都,人流今非昔比。大致的步骤:

Check-in 柜台一侧有工作人员招呼旅客先扫一个二维码,在线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然后凭提交成功凭证从柜台再领取一张纸质表格,也是填写个人信息,内容重复。这张纸质表格到最后登机时会被查验收走。以上材料应该是机场或航司收集的。

填好表,再排队Check-in,领登机牌,托运行李,过程和以往一样。

离开Check-in柜台前行数米,就被工作人员拦下,指导扫另外一个中国海关码,在线填写的内容多且和前面重复。我的理解:使馆核发的绿码,领到登机牌就算完成历史使命了。

中国海关码,其实是入境中国需要的。安排拿到登机牌就早早申请,应该是一种流程优化,免得落地填报手忙脚乱。海关码生成后勿忘截图保存,下面会多次用到。

出境及后面的登机口安检一如往常。之前听说国航班机严禁酒精成分液体登机,特别买了Alcohol Free Sanitizer Spray, 但安检时好像没人特别盘查。需要指出樟宜机场进出港旅客是混流的,离境的最好避开入境的,毕竟每天都有输入病例。

4. 机上体验

空乘都是全身防护服,看不到制服美女了。上座率8成,有整套防护行头的,也有只随随便便戴个口罩的。全程气氛还算轻松,飞机餐是面包点心矿泉水,很多人正常用餐,小声聊天。不吃不喝不说话不上厕所的应该只是一小部分人。航程一路顺利,晚8点半准点抵达成都双流机场。

5. 双流机场入关

在飞机上坐等片刻,大巴就把乘客拉到候机楼检疫区。接下来的步骤当中,护照,海关码截图等材料需要反复出示。按节点顺序:

一次安排10多个人排队挨个领号,其他在休息区坐等。发号的人员会核查护照

领到号的转到一个稍小的服务区,等电脑叫号。被叫到的前往指定柜台登记,工作人员会对照海关码查看护照,登记牌,PCR纸质报告(之前提到过)还有疫苗接种报告(卫生部网站下载PDF,提前打印)等等。然后发条形码和一张表格。这个环节应该属于防疫登记。

接下来沿着通道前行,到了PCR检测场所,捅鼻子和嗓子,收条码。

然后再沿着通道前行,过一道门,有一个工作人员收表。检疫流程结束

继续前行,到了传统的入境大厅,功能区有工作人员指导填写一张纸质表格,然后就可以排队入境了。这个环节好像算是海关登记,记不太清楚了。

接下来是正式盖入境章的入境柜台,进度特别慢,警官除了查看护照,也问很多和流调有关的问题。

入境后取行李,一如往常。出了行李区,还是闭环,有工作人员引导直接上大巴,满一辆走一辆。传说中的酒店抓阄没有遇到。至此,落地大概2小时后终于离开机场。整个流程每个环节都要耐心等,但总体时间可以容忍。

乘车期间,加酒店隔离指挥部微信,又在线填写了一套表格。据说有些地方隔离人员是建群的,但这边只是加隔离指挥部微信,乘客之间没有大群可以互动。

6. 隔离酒店入住

我们一家三口入住的酒店是金牛区青桐城市酒店,位置并不偏僻。是不是全机人员都在同一酒店,不得而知。

抵达后先是洗澡风格的酒精消毒,然后是挑房型交钱,最后前台领钥匙。听说隔离酒店原则是一人一间,所以收拾行李的时候,物品按人分箱。我们和一位负责民警及医疗组沟通,询问是否有大套间。沟通的结果是妈妈和孩子一间(套间6120),爸爸一间(标间5370) ,多少省点钱。

房间还是不错的,有大窗。窗外风景是小街道和布满绿植的居民楼,生活气息很浓。餐食算不上特别美味,但品种搭配合理,也管饱,好过之前Work from home瞎凑合。

所有记录均记录在新加坡,成都,北京之间! “返回中国花了不到6周的时间,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

网速不够快,用手机买了流量,切换着用。之前还趸了一些Sing Tel的漫游流量,测试了一下,效果和在坡县一样,算是back-up.

隔天通知,全体乘客核酸阴性,可以开放网购和外卖。马上定了一小时送货水蜜桃一箱,6个大桃1. 5公斤40元。在坡县差不多也就够买1-2个,买到就赚到。大桃子上桌,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水果刀,而且刀具是不能网购的......

第二部分:成都隔离

起初的隔离生活还是蛮舒服的,每天足不出户和居家办公情形差不多。服务人员很友善,网购外卖也都方便。根据出发前的功课,北京的土政策是入境人员21天内不得进京,而成都的隔离标准是14天,当中的7天空挡,有一定自由度。

安顿下来不久,我们分别和隔离指挥部及北京的居委会核实,随后拨打携程电话,另外订了一间成都的酒店,准备在十四以上廿一未满期间稍微放松一下。电话中我们特别强调酒店必须是允许接待入境十四天隔离期满人员的。携程客服说没问题,推荐了一家,再和酒店直接联络核实,前台表示有绿码即可入住,没有特别要求。于是踏踏实实享受隔离。

除了远程上班,还有时间看看电视:各个台播出的影视剧目不同,但主题都是反映他老人家在不同历史的丰功伟绩,各位唐国强老师一霸到底,再加上久违的新闻联播,还要稍后的奥运节目,以及零星神剧,总之这回算是恶补正能量了。

期间国内有些病例报道,令人多少有些担心,果然到了21日情况有变,预订酒店及所属街道分别通知,可以入住新酒店,但性质不属于居家监测,而是居家隔离,就是完全不能出门那种。我们争辩之前成都、上海、广州等地的入境人员,满14天后基本可以自由活动的,被对方一句话化解:政策是随时调整滴,外出是不可能滴。

失望之余再和北京的居委会联络,接电话的大姐透露其实入境不满14天的也可以进京,但不得回家,需要集中隔离,隔离费用公付。我们动了省钱的邪念,马上试图订票回家,但APP下单失败。

拨打国航客服,客服解释我们入境不满21天,购买目的地为北京的机票系统会自动识别拒绝。看来社会主义的羊毛确实不好薅。事后交流,熟人当中只有一位成功薅毛的智者,攻略是天津入境,14天隔离期满私家车接进京,抵京后得以入住免费隔离酒店。

一动不如一静,我们选择在隔离酒店延住7天。事后复盘,其实携程客服根本不懂14 7的政策,就是随便推荐一间酒店而已,而那家酒店也啥都不懂。接下来的7天多少有点不爽。

挺到27日,成都突然爆出病例,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如果北京拒绝成都方向人士进京,就完蛋了。指挥部规定我们的21天隔离要到7月28日20点,哪怕提前一小时放人都不行。这样算来,28日成都-北京最晚的航班也无法赶上。为保万无一失,我们放弃了7月29日白天看滚滚的机会,选择当天上午返京航班。

第三部分:北京休假

29日一早告别酒店,前往机场。几周来邂逅的各位服务人员都带着口罩,蒙面谋面不相识,慈眉善念记心中。成都机场登机,自然免不了出示隔离证明,整个流程还算顺利。安检的妹子还云淡风轻地和我们闲聊:昨天有成都去新疆的客人,一下飞机就被拉去隔离了,你们早点走是对的。首都机场落地,没有遇到任何特别盘查(官方对成都方向的限制政策,晚了几天才出台)。

接近黄昏抵达家中,收拾一下就下楼去居委会报告,当班大姐开了两次核酸检测的单子,协调了一位大哥负责收集体温日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规规矩矩测核酸,报体温,直到监控结束。当中遇到过个别麻烦,和新加坡无关,和成都有关。

去海淀某小区探亲,门卫大哥要求扫码,北京健康宝没问题,国务院行程码有*号,显示到过成都。大哥顿时兴奋起来,好像蹲守的警察终于等到小偷,马上从旁边小屋请出一位物业妹子。物业妹子比门卫大哥更激动,各种盘问。特别巧的是,一位约好的亲戚也到小区门口,他是刚刚从上海回来,国务院行程码也有*号。物业妹子更来劲了。

我们试图讲理:本市并无上海和成都返京人员不得出入小区的规定。妹子各种掰哧,什么非必要不出门之类的。我有些恼火了:”我进出没有官宣封闭的小区,是否属于必要,轮得到物业裁判吗?”(争执当天,北京还没有出台限制成都人士入京的规定。限制上海人士进京的规定,以及针对已经在京的有成都、上海旅行史人员的限制规定,貌似从始至终都没有出台过)。

僵持一会儿,妹子给了个台阶,表示写一份保证书即可放行。这个要求好办,就向当年给老师写检查,毫无负担,马上满足!

接下来的日子,到哪里都要扫码,有时候是北京健康宝,有时候是国务院行程码,有时候是双扫。行程码上的星号持续显示很久,但再没人问过。

第四部分:成都-新加坡

本次回国统共不足6周,成都隔离就占了3周,回到北京就是各种忙:探望亲友,处理各种非本人到场不可的杂事,抽空办公,外加对付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窗户漏雨、墙皮脱落、地砖凸起,再比如开着车,档位球一捏即碎等等。总之时间特别不够用,还没等消停,就又要走了。

考虑到票价,回程还是选择走成都。8月17日下午国航飞成都,机上吃到久违的国航牛肉烧饼。晚间抵达机场附近的一家酒店,出示16日在北京生成的核酸证明电子版,顺利入住。

8月18日早上8点,到达双流机场,准备搭乘预计10:05起飞的CA403回坡县。整个登机过程好像没有哪个环节特别耽误,但还是花了接近2个小时。具体流程:

Check-in:

貌似同期国际航班只此一班,但柜台队伍很长。等待过程中,工作人员向所有乘客发放表格,根据新加坡的入境要求核实材料,比如准证,入境核酸缴费码,合力追踪软件等等。因为各种准证要求的资料不同,逐一核实其实很麻烦,很耽误时间。领到登机牌,已经过9点了。

海关申报:

印象中以往海关柜台都是大步通过的。这次则有工作人员把门,乘客需要先扫一个海关码,再填写申报,然后向工作人员出示机票,申报截图和护照。Check-in柜台旁其实就有一个扫海关码的提示,但很多人完全忽略了,直接随人流在海关柜台前排队,轮到自己才发现没有扫码。如此,这个环节也是非常耗时。

BTW,在新加坡离境Check-in之后,就填过中国入境海关码,这次要填出境海关码也符合逻辑。窃以为以后每次出入境都要多这么一个环节了。我们在海关柜台也出了小纰漏:小孩的海关码选择的证件类型是身份证,没选护照,资料对不上。柜台人员提醒后,我们现场手忙脚乱地在线重新提交,耽误了大概两三分钟。现场可以真切感受到,这些扫码填报的程序给乘客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

出境盖章:

这个环节比以往首都机场快很多。

安检:

双流机场比较奇怪,在正式安检前,所有箱子都已经过了两次设备。最后一道安检反倒人不多,快速通过。

事后分析:

出境和安检配备的人手相对充足,Check-in和海关则人手不够。Check-in环节的额外麻烦是核实准证相关信息,海关环节则是很多人没有思想准备。

登机:

登机牌指示的登机口就在安检旁边,我们赶到时已经10点了,但登机队伍还很长。凑上去一看,原来登机尚未开始。如果航班真地准点关闸起飞,会有大拨人误机。该航班最后的起飞时间是14:33,飞机并没有靠着廊桥,而是停在一个无比遥远的远机位,几辆大巴足足绕过几乎整个机场,才把乘客送到。

整个飞行过程平稳,落地大概17点。之后的流程是出关、取行李、测核酸,安排井然有序,18点多我们已经回到家中。22点左右,收到PCR合格的邮件,我终于敢下楼扔垃圾了。

用户评论

不离我

我刚从新加坡回来,在成都和北京之间奔波,真是一次忙碌的旅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这次签证的过程让我感到有些紧张,毕竟时间紧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情的过失

关于签证的问题,来回新加坡、成都和北京,体验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氛围。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旅途中的签证问题真的很头疼,尤其是准备回国不足6周的时候。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往返"这个词说明行程很密集,可能有点赶。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这次的经历提醒我,未来需要提前规划好签证事宜,避免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整个过程感觉挺顺利的,但也有些小插曲,尤其是在申请签证的时候。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从新加坡到北京,再到成都,旅途虽长但收获颇丰。不过签证的压力确实让人有点心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记录这段旅程时,特别提到时间安排的紧凑,对签证程序的准备和管理非常重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回国前的那段时间,真是忙得很,到处都需要急着安排。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往返之间的时间不够用让我不禁反思,下一次旅行应该更早规划好一切事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新加坡至成都和北京之间的旅程很美妙,尽管签证申请过程有些紧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时间特别"提醒我,这次的旅程中每一刻都值得珍惜,但流程管理方面可能还需改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这段经历让我对签证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在处理“回国不足6周”的情况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全记录"代表了这段时间里的种种细节,包括签证申请和旅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这次新加坡到中国境内的来回之旅中,签证问题成为了我需要克服的一大挑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特别不够用的时间"描述了旅程的快速节奏,也让我对日后的行程规划有了新的思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在整理这个记录时,我会详细回忆签证申请的细节,希望能为他人提供有用的经验分享。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这段旅程给了我宝贵的体验,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规划和准备的重要性,特别是涉及到“回国不足6周”的情况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往返新加坡成都北京全记录"意味着我不仅对地理位置有深入探索,还反思了整个旅行中的时间管理与签证申请策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