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互联网
英军取得胜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二战初期,战争形势对英国愈发不利,英德两国交战已不可避免。英国在战略角度对局势进行了预判,受英吉利海峡的阻隔,纳粹德国必须开展海空两栖作战,才能打开胜利之门。不过,德国海军实力在质量和数量上无法和英军抗衡,因此,英军判断德军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
英国有三个策略可供选择:一是制空于地,出动轰炸机将德军作战飞机毁于地面,以英军当时的实力,无法完成这种进攻策略。二是制空于空。飞机不间断地巡逻,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属于典型的消极防守。三是以地制空。利用本土作战优势,优化配置和调度各种资源,把握空战主动权。显然第三种方式更适合英国的国情。
英国选择“以地制空”是有底气的。英国是最早发明并广泛使用雷达的国家。雷达是帮助英国取得空战胜利的重要装备之一。早在1937年,英国第一个雷达情报中心落成。随后,英国在东部和南部海岸先后建立了29座雷达站,建成了链式雷达预警体系。按照防空部署,英国本土划分为六个防空区,每个防空区由若干个防空分区组成。防空区有一个战斗大队,负责二到七个分区的防空执勤。
不列颠空战体现了信息战的雏形。雷达站收集空情信息,上报雷达情报中心。在汇总各个雷达站信息后,形成英国本土防空态势图,指挥官从全局出发,根据实际空情,配置作战资源。在雷达的引导下,英军只需在南部地区部署1/3的战斗机,其余空中力量分散部署在英国中部和北部地区,作为防空预备队,这么做既能形成梯次防御空间,还可以补强本土的防空力量,有效提高区域防空效率。雷达使英国空军在战场的感知能力更及时、更强大,实现了空中战场的单向透明。
空战初期,德军的进攻重点是摧毁英军的雷达站和机场。英军的首要任务是检验雷达的预警能力,摸索雷达引导战机实现空中拦截的方法。在此阶段,双方在空战中各有得失。对德军而言,1940年8月15日,德军空袭了英国南部的多佛、佩文西、莱伊和文特诺的雷达站,造成雷达停止工作。不过,德军没有利用这次攻击扩大战果。8月30日,五个防空分区的六座雷达站被毁,英国南部雷达网濒临崩溃。英国空军经历了不列颠空战最糟糕的一天。
英国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雷达预警能力。1940年7月11日,有个雷达站发现一批数量不明的空情。防空分区指挥官派出六架“飓风”战机实施拦截,结果发现此次空情是由4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机群。此后,英国空军细化了雷达空情预警,将德军飞机的数量一并上报,以便合理有效地调配作战飞机。丘吉尔深知雷达的重要性,他强调:“我们必须像优先重视空军那样,重视前途无量的雷达领域。”由此可见,雷达技术在当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空军建设是英军坚持战斗的重要保证。1940年5月27日,英国内阁批准组建由比弗·布鲁克任部长的飞机制造部,该部门的职责是加快飞机制造,将飞机制造能力由每月700架提高到1600架。
有了飞机,还需要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空军成立多个培训学校,加紧培养空勤和地勤人员,以此弥补激烈空战造成的巨大人员损失,此外,英国还动员英联邦国家扩大空勤人员的培训规模,为空军提供充足的新鲜血液。
双方飞机的性能是不列颠空战的关键要素。1940年7月,英军装备了数量可观的“喷火”和“飓风”两种战斗机,最高时速可达563公里和511公里,是二战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两种战斗机。相较之下,德军主力战机弊端丛生。bf109战斗机好用却“腿短”,从法国起飞,在伦敦上空只有10分钟的空战时间。bf110轰炸机有航程,也有速度,不过机动性不足,JU 87“斯图卡” 俯冲轰炸机威力大,但是速度仅为370公里。而德国最好的中型轰炸机JU88此时刚刚量产,还没有形成战斗机。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飞机同样如此。英德两国飞机用的都是辛烷值为87的航空汽油。1940年5月,英国空军开始使用美国提供的辛烷值为100的航空汽油,这么做能使“喷火”和“飓风”战斗机的“梅林”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30%。此举进一步提高了战斗机的性能。
两个并不相关的偶然事件,是英军取胜的偶然因素。
首先,德军出现了猪队友。不列颠空战进入白热化之际,德国情报部门获悉,虽然英国雷达网受损严重,但是仍然发射辐射信号,据此认为英军雷达站的核心部门位于地下,不受空袭影响,可以正常操作。受到情报的误导,德军停止了对英军雷达站的轰炸。
其次,德军不作不死。1940年8月24日,德军轰炸机执行轰炸罗彻斯特和储油设施的任务时,误打误撞将炸弹投向了伦敦。作为报复,丘吉尔下令英国空军在接下来的一周连续空袭德国柏林。遭受打击后,希特勒大发雷霆,扬言报复,空军情报局长等人表示反对,主张应该维持对英军防空设施和机场的打击策略。然而,空军元帅戈林执行了希特勒的指令,将空军打击的重点由军事目标转向民用目标。英国空军上将休·道丁事后坦承,如果德国维持原有的打击力度,遭到重创的英国空军势必难以为继。
不列颠空战从1940年7月10日到1941年9月15日,在历时一年多的战斗中,英国空军损失飞机1744架,飞行员1542人。德国空军损失飞机1977架,飞行员2585人。英国取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是客观因素和主观意志交织的产物,也是偶然事件和必然条件作用的结果。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英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誉:“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0
用户评论
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英国之所以能在“不列颠空战”中取得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的飞行员接受了更高效、专门的训练和战术指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加强情报收集系统和空中侦察能力,英国及时了解了德国空军的战略动向,给予了战略先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不列颠空战”之后的历史中,英国的防御体系得到了显著增强,如增设了防空火力网、雷达站等设施。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时的英国政府和军方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将民间飞机改造为辅助战场使用的战斗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英国的“不列颠空战”胜利,部分归功于与盟友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打击德国的入侵威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科技上的差距对德国而言并非全无影响,“不列颠空战”期间,德国空军遭遇了新技术带来的适应性挑战。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时英国的飞行员具备较高的技能和作战经验,在激烈的空中战斗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列颠空战”显示了英国在工业生产能力方面的能力,可以生产大量的战斗机和其他防御装备。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尽管德国空军数量上占优,“不列颠空战”的结果彰显了战术配合、战略决策和快速反应的重要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与策略调整,英国的空防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给德国造成了重大损失。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领空,这极大地削弱了德国征服欧洲的预期和能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上的这次战斗凸显了军事科技的重要性,促使各国在随后的日子中加速研发和改善航空技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英国在“不列颠空战”的胜利,对于整个二战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避免了大西洋墙的建设。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战争中的英国飞行员们展现了卓越的技术与勇气,他们的事迹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赞誉和纪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列颠空战”中使用的人工智能雷达是关键的技术转折点之一,展示了军事科技对战场优势的影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精心策划的防御体系、情报网络和飞行员培训,英国最终在“不列颠空战”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场战斗不仅是军事技术对抗的历史见证,也是国际合作与支援的重要例证,在面临共同威胁时展现的力量结合。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力量如何帮助一个国家在关键时刻实现历史性逆转,《二战时英国为什么能在“不列颠空战”中完胜德国》的疑问得到解答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作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