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网络
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比安卡威特曼曾说过:“寻找新的,陌生的经验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基本行为趋势。因为尝试新东西在长远来看是有优势的,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
的确,自古以来人们便十分喜爱探索新鲜事物,就拿北极来说,从1902年到1909年,罗伯特皮尔里经过三次探险才成功抵达北极点。
北极,这个极度寒冷,人们从不敢轻易靠近的地方,就这样在罗伯特的三次勇敢探险中拉开了探索的序幕。
而北极之所以被人们不断探索,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也是因为这个地方在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探索价值。
北极字面意思上讲指的就是地球的最北端,也是地轴的最北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北极的气候条件也比较极端。
冬季太阳一直在地平线以下,导致大海都结冰;而到了夏季,太阳有可能连续好几周都高挂在空中。所以北极也是人们考察气候变化的绝佳地区。
再加上长久以来北极在人们的印象中气候十分恶劣,没有人敢靠近,所以北极非常丰厚的物质资源也没有被开采利用。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北极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国争先抢后探索的地域。
而在探索这方面,中国自然也是不落后于世界的。在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建立了。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八个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考察站的国家。
斯瓦尔群岛最初是由12世纪的挪威人发现的,然后慢慢演变成了挪威人经常出没的一片土地。
虽然挪威并没有说这块土地就是挪威的领土,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斯瓦尔巴群岛就在挪威的西北侧,于是人们也就默认了这个岛屿是挪威的领地。
由于世界各国航海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斯瓦尔巴群岛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知晓。于是更多的人登上了这片岛屿。
各个国家也陆陆续续发现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岛实际上是考察北极的极佳位置,于是纷纷明里暗里地想抢占这个绝佳的位置来更好地进行对北极的考察。
由于各个国家竞争实在激烈,为了维持国际秩序,一些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条约中明确指出,斯瓦尔巴群岛被划分为挪威的领土,但是签署了条约的国家的公民可以在这个岛屿上自由进行商业等活动,也不用办理签证一类的相关证件。
后来随着人民在这个岛屿上的活动越来越多,于是挪威便放宽了限制,哪怕是没有缔结和约的国家公民也可以在这个岛屿上活动。
而就在各国如火如荼、争先恐后地在斯瓦尔巴群岛展开各种活动的时候,中国正面临着什么呢?
中国当时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刚刚经历过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活动,北洋军阀也刚成立不久。国内正是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国内已经如此,已经自顾不暇的时候怎么可能还赶得上世界的进程呢?
当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些官员根本不管国家和社会的问题,只顾着自己能捞到多少好处。甚至有一些人不惜投靠帝国主义国家,来谋取利益。
而在北洋军阀中有一个头目叫段祺瑞,他所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便是法国。当时法国还邀请他代表中国去签订《斯瓦巴尔条约》。
段祺瑞本想拒绝,但法国代表人几次邀请,他也不好拒绝。于是就这样,在1925年中国与挪威成功缔结了《斯瓦巴尔条约》。
有人会说,法国怎么这么好心,还要邀请中国来签订合约。实际上是当时的中国动荡不安,发展滞缓,对当时法国根本起不到任何威胁,法国当时之举也只是为了彰显自己国家的实力罢了。
毕竟当时的北洋军阀如此黑暗,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又怎会想到北极的探索能在未来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多大的收获呢?
在签订《斯瓦巴尔条约》之后,中国还是困于内乱,还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连稳定国家社会都难以做到,更别提中国实行条约的权益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的一位探险家高登义受邀去北极参与科考。也就是这一趟旅程,高登义发现了1925年段祺瑞签订的《斯瓦巴尔条约》。
在他读完条约的全部内容后才得知,中国原来也有在在斯瓦尔巴群岛自由出入活动的权利。
也正是高登义的这条消息,新中国才知道原来段祺瑞还签订了这么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条约,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这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行为,让中国在探索北极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于是自然而然地,我国在斯瓦尔巴群岛成功建立了北极科考站,就是黄河站。而黄河站的建立对我国探索北极的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黄河站的建立让我们更好地分析了我国气候的变化,了解了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它所蕴藏的极大能量和资源。许多困扰我们很久的关于北极的谜团也一个个被解开。
不仅如此,黄河站的建立也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同样也象征着我国不再是先前那个任人欺压的国家,现如今,在某些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90多年前,如果没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段祺瑞签订的《斯瓦巴尔条约》,中国的北极考察站也不会如此顺利地建成。
下一篇: 马来西亚签证办理指南及在马停留时长详解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14 浏览次数:0
用户评论
太神奇了!原来在90多年前,中国就签下了斯瓦尔巴群岛的使用权益,这还真是个历史小秘密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行动,居然会有如此大的潜在价值?真是时空穿越般的安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时签署这份协议的决策者一定未曾预料到,若干年后,这块土地会拥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回头看看,那份古老条约的意义真的是翻天覆地啊!它对中国来说,就是个宝藏级别的资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简直令人感慨历史的魅力和深远影响。谁能想到一时的“没用”,竟成了后来的大“有用”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件事提醒我们,历史记录的重要性和长远眼光有多么珍贵。当时或许只是形式性的协议,现在却成为核心权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当初收下的斯瓦尔巴群岛,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和大用途。历史的转折点往往就在细节上体现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斯瓦尔巴群岛的作用越来越大?那得感谢90年前那份明智的选择和远见的政策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书上很少提到这些微妙而重大的转折事件,但它们却在现实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让人觉得历史真是博大精深。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时候或许没人想到这块“没用”的土地居然会成为今天的大“有用”资产,这就是时间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斯瓦尔巴群岛从中国收下到现今巨大的作用变化,就像一场隐秘的历史交响曲,让人不禁惊叹历史的神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初看来的小小举措,如今却拥有了无限可能。这正说明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和潜在价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谁能预测到一个“看似无用”的协议,未来竟能成为国之重器?这真是历史给我们上的生动一课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顾过去,中国当初的决定显得尤为前瞻。斯瓦尔巴群岛的作用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90年前的文件不仅见证了国际合作的历史,还预示了未来的一个重要战略地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当年的一纸协议如今成了全球的焦点区域之一。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用"和"有用"在时间的大幕下竟形成了鲜明对比。斯瓦尔巴群岛从被忽视到成为重要之地的过程真是一出好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顾当年,那份看似无关紧要的协议如今却揭示了深藏的战略价值和深远影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上的每一个抉择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展现出其巨大的能量。斯瓦尔巴群岛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谁能说当初签订的那个“没用”的条约不是今天的闪亮明珠呢?这一转变正是时间的神奇魅力所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