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第6集] 纪念碑永远矗立
盐城,1941年新四军军部浴火重生的地方,华中敌后抗战指挥中心。 70多年过去了,在这片铸就了铁军魂的土地上,一座座抗战烈士纪念塔依然巍然矗立。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许多战士牺牲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墓碑上也没有一个字。 这位英雄默默无闻,但必将被历史铭记。 和平年代,他们并没有走进时间的深处。 是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支撑着他们?
1941年,新四军战士《黄桥烧兵歌》词作者李增元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牺牲。 半个多世纪以来,英雄“死而无名”,而他的亲人却像背黑锅一样过着岁月。 经过六年的调查,大丰县一名普通党史学家陈海云还原了烈士的本来面目。
2012年,苏北小村庄大户庄进行了一次尸骨搜寻工作。 考古学家在这里搜寻了1941年牺牲的82名烈士遗骸。那一年,准备加入师部的83名新四军战士突然遭到日军袭击。 全连除1人幸存外,其余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如今,重建后的大户庄八十二烈士纪念塔庄严地矗立在大户庄中心广场上。 烈士遗体和遗物也妥善安葬在烈士陵园。
在距离大胡庄不远的刘老庄,每一批入伍的新兵都必须进入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进行宣誓仪式。 这些年轻战士即将前往济南军区某部队刘老庄连。 公司以村名命名源于抗战时期刘老庄发生的一场血战。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和平时代,铁军之魂打造的刘老庄连始终在延续。 那些为中国军人赢得尊严和荣耀的历史,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铁军精神,刘老庄连的战士们将永远铭记、永远珍惜。
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新四军的简称。 它是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 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由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成。 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又一支人民军队。
1937年12月25日,叶挺、项英等在汉口召开新四军干部会议,新四军司令部正式诞生; 1938年1月28日,正式宣布新四军军部迁往南昌。 新四军军部虽然在汉口停留的时间很短,但武汉却是新四军军部的发源地。 对新四军的组建、华中敌后战场的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9月23日,盐浮大众报业报业集团正式启动“追寻铁军足迹、牢记初心使命”大型一体化媒体新闻行动。 下午3点28分,采访团从盐城出发,追随新四军的战斗足迹,重温革命历史,寻找铁军精神。 经过近千公里的长途跋涉,9月24日下午,采访团抵达第一站——武汉汉口新四军司令部旧址。
媒体采访团在汉口新四军司令部旧址合影
3个月的组装,1个月的准备,11天的停留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我们的名字沾满了鲜血……”《新四军军歌》第一句歌词就道出了新四军与武汉深厚的历史渊源。
9月24日下午,伴随着军歌,记者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胜利街332-335号(原汉口大河街26号)。 虽然70多年过去了,这座两层小楼却几乎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街道格局和房屋外观保存完好。 触摸外墙上粗糙的石块,踏上狭窄陡峭的木楼梯,展厅里的老照片,还有抗战的实物,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那段动荡岁月的故事,似乎是在告诫人们永远铭记历史。
走近这座占地数百平方米的老房子,灰色的水泥墙和涂着绿色油漆的木质门窗,无不透露着百年的古朴和沧桑。 “这里原本是日本侨民的住宅,后来被叶挺司令选为新四军司令部。” 走进汉口新四军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大门,展厅导游黄翠珍向我们介绍了两层的军部旧址旧址分为A、B栋。 A楼是汉口新四军司令部历史陈列室。 馆藏文物30余件,照片200余张。 “五师突出军功”三个主题; B栋为实体展厅。 一楼陈列有当时的政治部、副官处、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等。 原来的办公室和卧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达成协议。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集体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以下简称新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周子坤任副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邓子辉任副主任。
1937年11月1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叶挺开始在武汉正式组建新四军军部。 “时间以各种方式走访了那些参与建立军事总部的人,根据他们的记忆,几乎完整地还原了当年的历史事实。” 在二楼会议室,黄翠珍指着一张长桌和七把椅子介绍,经过近3个月的集会和1个多月的准备工作,1937年12月25日,叶挺和项英召开了一次会议。驻武汉新四军全体干部在这个会议室开会。 两人汇报了新四军组建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这是新四军军部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新四军军部的诞生。” 黄翠珍动情地介绍,“正是在这里,以叶挺、项英为代表的新四军领导人夜以继日地工作,讨论如何在理智的基础上与国民党当局进行斗争,争取新四军的编制、人员、组织、干部配置、装备等,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整编南方红军游击队、创建新四军新‘铁军’的光荣任务。 从此,这支队伍在抗日战场上英勇奋战,并不断发展壮大。 他们所建立的伟大成就也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1938年1月4日,为了指挥部队迅速开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项英率领大部分军人离开汉族前往南昌,叶挺则留在武汉继续作战。处理相关事宜。 1月8日,叶挺离开武汉前往南昌。 “新四军成立后,叶挺只在汉口呆了11天。” 展厅内,黄翠珍指着墙上的资料。 1938年1月28日至29日,《新华日报》发表《第四军总部的军队新启示》:“全军奉命立即整编出发,军部立即迁往南昌。 汉口大河街26号原军部将被关闭。 今后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将委托八路军驻汉办事处代办前办。”军部迁至江西南昌,并在江西南昌设立办事处。武汉,工作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负责,至此,新四军完成了在汉设立的历史使命。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汉口新四军司令部旧址成为居民住宅。 “从军部成立到迁往南昌,新四军军部在武汉停留的时间很短,因此这份历史档案在战争期间丢失了。” 汉口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馆长刘英自2006年开馆以来一直在博物馆里。她向我们提到,为了确认前军部的地址,花了很多“麻烦”。总部。
20世纪90年代,一批新四军老战士和武汉市党史文物部门深入考察,确认现在的汉口胜利街332-335号就是新四军司令部旧址。在汉口。 由于时间较长,纪念馆修复工作缺乏原始材料和文物。 经过多次联系,当时的工作人员在江西南昌找到了一位93岁的老人,名叫唐光辉。 他是叶挺将军的副官,曾在汉口军部任职。 据唐先生介绍,他住在一楼,叶挺和向英住在二楼; 军部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黄底黑字写着“新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分醒目。 后来旧址的修复基本上是按照唐老的记忆进行了布局和陈设。
汉口新四军司令部虽然在武汉的时间不长,但却是新四军的发源地。 在组建新四军、支援东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新四军成立十年来,转战南方八省,横贯长江南北、淮河两岸,汇成滚滚抗日铁流。
2006年,武汉市政府拨专款修复新四军司令部旧址,并辟为纪念馆。 2002年,纪念馆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汉口新四军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新四军司令部旧址
叶挺亲自列军
时事评论员黄翠珍在参观汉口新四军旧指挥部纪念馆时多次这样说道:“叶挺对新四军的感情特别深!”
“说到新四军,就不得不说叶挺独立团。” 黄翠珍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宣誓之前,已有一支部队只身从广东出发,深入湖南。 他与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支北伐先头部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叶挺是该团的团长,也被称为叶挺独立团。
攻打武昌城时,独立团将191名牺牲的烈士安葬于红山脚下。 墓碑上刻有“精神不朽”、“无产阶级的牺牲品”、“烈士的鲜血已成为铁军的荣誉”等碑文,作为永久的纪念。 为此,武汉粤侨联谊会的同事于1927年1月向四军赠送了一面铁盾,正面铸有“铁军”两个大字。 黄翠珍说,“铁军”名扬天下。
由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的背景,叶挺后来在组建人民军时使用了“第四军”的番号。 新四军的全称是“国民革命军新四军”。 黄翠珍认为,这是叶挺喜欢新四军的一方面。
在黄翠珍看来,叶挺对新四军的感情还体现在其组建的诸多细节上。 叶挺刚来武汉准备组建新四军时,除了一张委托书、一个印章和五万元的启动费外,几乎一无所有。 因此,他必须在汉口努力建立新四军司令部。 筹集资金、购买子弹、招募人才、安排住房等等,一切都是他亲力亲为。
新四军军部设在汉口哪里? 黄翠珍说,叶挺当时有自己的考虑:第一,地点应该在日租界内。 因为当时日租界居住着很多日本侨民。 抗战爆发后,这些侨民陆续离开,房屋被当作敌产抢占。 因此,征用这些人的空置房屋不需要花任何钱,也不存在法律麻烦。 另一方面是为了靠近八路军办事处,方便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联络,周恩来将八路军办事处设在汉口中街89号。
基于两个原因,叶挺在汉口日租界挨家挨户看房,最终选定了大河街26号一处被列为敌产调查的日式房屋。 建筑。 这座二层小楼离八路军驻地很近,步行几分钟就到了。 黄翠珍指着现在悬挂在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牌子:“叶挺亲自带人解开封印,挂上国民新四军的牌子。革命军。” 这样,新四军就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
如今,在汉口新四军旧指挥部纪念馆叶挺的办公室和卧室里,墙上还挂着他和家人的照片,还有“三三”的十二字横幅。军队可以赢得将帅,但小人不能失去志气”。 说起这副横幅,黄翠珍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叶挺、项英在武汉组织新四军时,遇见了失散已久的郭沫若。 分别后重逢,两人感慨万千。 应叶挺的请求,郭沫若借用了孔子“三军可胜将帅,一人不可胜志”的名言,重写为一面旗帜。 后来,这十二字锦旗成为了叶挺的座右铭,挂在了他的办公室里。 他以此来规范自己,激励全体官兵。
叶挺的办公室和卧室
项英肩负组建新四军重任
向英的办公室和卧室陈列在汉口新四军旧司令部纪念馆B座二楼。 从展览介绍中可以得知,1937年12月23日,项英从延安匆匆赶往武汉。 这是时隔7年,他第一次回到家乡。 这次,项英肩负起组建新四军、奔赴抗战前线的历史重任。
向英是湖北武昌人,是工人出身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 应英介绍,到达武汉后,项英马不停蹄地赶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向中央代表团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组建和领导的决定。 项英当时说:“新四军的组建,关系到江南红军和游击队的整编,关系到抗战大局,必须全力以赴。”
向英的办公室和卧室
23日晚,项英与陆军司令员叶挺进行了长谈,并根据中央确定的干部人选,对安排提出了具体意见。 两人商定先组建新四军司令部,再推进部队改编。 第二天,他来到汉口大河街26号,看到了“新四军筹备处”的招牌,高兴地对叶挺说:“你真是我军的好指挥员,这个地方选得好” !新四军司令部将于明天揭牌设立于此。”
“军部成立后,新四军就组建了,当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新四军的独立性和组织性。” 刘英告诉我们,“这期间,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项英、周恩来等人与国民党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我们党必须对新四军有绝对的领导。 在谈判过程中,项英的态度非常坚定,“考虑解决这个问题”。在项英等人的论证下,国民党当局最终同意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并干部和人员由共产党确定和安排,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的整编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谈判成功后,向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她汇报了结果12月28日,毛泽东给项英回信:同意新四军编成四个支队及以上的部署方案。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建设人民军队的重要原则。” 刘英说,项英还与先后抵达武汉的鄂豫皖边区领导高敬亭、周俊明通电话,转达了党中央的口信。 关于整编新四军的有关指示,他介绍了与国民党的谈判情况,共同研究鄂豫皖边区红军的整编和集中问题。 项英告诉他们:第四支队虽然隶属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但必须坚持军队独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整装待发》《奔赴前线》,汉口新四军旧司令部纪念馆陈列室前的两幅沙画,是新四军最好的写照。 在完成整编新四军一系列重要任务后,1月4日,项英带领军部参谋赶赴江西南昌,随后赶赴各地,集中力量整编新四军各部门,率领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
新四军军长为何选择叶挺?
新四军为何选择北伐名将叶挺作为军长? 采访中,刘莹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原因。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 北伐期间为部队赢得“铁军”称号。 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因受到共产国际的不公正待遇漂泊国外10年,并在组织上脱离了共产党。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叶挺为请英杀敌抗日从澳门来到上海,会见了奉命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当时。 谈话中,周恩来亲自请这位北伐名将领导南方红军游击队。 叶挺爽快地答应了,并开始积极活动。 他主动向蒋介石提议,出面收编南方红军游击队,并将整编的抗日军队定名为新四军,以纪念当年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战争中取得了显赫的战绩。
财经媒体记者采访
1937年9月28日,经蒋介石批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 10月6日,蒋介石下令将南部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交给新四军军长叶挺进行“组织部署”。
中共中央对国民党单方面宣布叶挺有意出任新四军军长持谨慎态度。 10月1日,在给张云逸等人的电报中指出:必须警惕国民党利用抗日问题,通过叶廷霸去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 。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急于了解叶挺的政治态度。
陆军司令的任命令下达后,叶挺并没有急着递交任命。 1937年10月23日,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叶挺离开南京,经武汉、西安,11月3日到达延安。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热情会见叶挺,询问他是否愿意恢复中共党员身份。 叶挺考虑到与国民党打交道的方便,向中共中央表示“希望在党的组织外,在党的领导下工作”。 中共中央决定同意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随后,叶挺振作起来,担负起担任新四军军长的重任,为新四军的建立、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上一篇: 深圳周末踏青好去处-深圳圣诞节去哪里玩?
下一篇: (蒙古记忆)菊花岛——觉华岛旅游攻略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