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8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一、赫德在清朝海关的作为与成绩
(一)海关制度的现代化构建
1863 年,赫德开始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在此之前,清朝海关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腐败丛生。赫德凭借其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对海关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引入了近代西方的海关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相对严密、规范的海关行政体系。从海关人员的选拔、培训,到海关业务流程的规范,再到海关财务的管理,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在人员选拔上,赫德推行公开考试制度,选拔优秀人才,不论国籍、出身,只以能力为标准,打破了以往清朝官场任人唯亲的局面。同时,为海关人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流程方面,赫德统一了海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报关、验货、征税等环节,使得海关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混乱和腐败空间。
(二)海关税收的显著增长
赫德的改革使清朝海关税收实现了显著增长。在他任职之前,海关税收收入有限且不稳定。通过建立高效的海关管理体系,打击走私,规范贸易秩序,海关税收逐年攀升。1861 年,海关税收仅为 496 万两白银,到 1887 年,海关税收突破 2000 万两白银,至 1911 年赫德离职时,海关税收已达 3000 多万两白银。海关税收的增加,为清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为近代中国一些洋务运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
(三)参与近代外交事务
赫德不仅在海关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还深度参与了近代中国的外交事务。由于他熟悉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外交规则,又长期在中国任职,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外交谈判中,他常以“中间人”的角色出现。例如,在《烟台条约》《中法新约》等重要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赫德都积极参与其中,为清政府出谋划策。虽然他的一些建议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的利益,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列强的利益诉求。
二、赫德行为背后的利益倾向
(一)维护英国在华利益
赫德作为英国人,其根本利益倾向是维护英国在华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他主导的海关管理和外交活动中,许多决策和行动都体现了对英国利益的考量。例如,在海关关税政策的制定上,赫德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英国等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经济扩张需求。通过较低的关税税率,使得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商品能够更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英国对华贸易的发展,巩固了英国在华的经济优势地位。
在外交事务中,赫德虽然表面上为清政府服务,但在涉及英国核心利益时,往往会偏向英国。他会将清政府的内部信息透露给英国政府,帮助英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治局势和决策动态,从而在外交谈判和利益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
(二)对清政府利益的有限维护
不可否认,赫德在任职期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维护清政府的利益。他希望通过提升海关的效率和税收,增强清政府的财政实力,从而维持清政府的统治稳定。因为只有清政府保持相对稳定的统治,才能保障海关制度的持续运行,进而实现他个人的权力和利益。在外交谈判中,他也会基于对清政府实力和利益的考虑,提出一些相对合理的建议,避免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中遭受过于严重的损失 。但这种对清政府利益的维护是有限的,是在不损害英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其在华的长期利益和个人权势 。
三、赫德是否贪污受贿及称职性争议
(一)关于贪污受贿的争议
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赫德存在大规模贪污受贿行为。在其任职期间,他建立了相对严格的海关财务管理制度,对海关税收和各项费用的收支进行了规范管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贪污受贿的空间。同时,赫德注重个人声誉和职业操守,他希望通过建立廉洁高效的海关形象,来巩固自己在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中的地位。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赫德在权力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隐性的利益输送行为,例如通过与西方商人、企业的特殊关系,为其谋取利益,从而间接获取个人好处,但这些观点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
(二)赫德的称职性评价
从海关管理的实际成效来看,赫德无疑是称职的。他成功地将近代西方的海关管理制度引入中国,建立了一套相对高效、规范的海关体系,实现了海关税收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清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国际形象。他在外交事务中的参与,也为清政府提供了一定的外交支持和策略建议。然而,从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赫德的行为也存在诸多问题。他主导的海关制度虽然先进,但却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海关主权,海关的重要决策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逐渐丧失了对海关的自主管理能力。他在外交事务中的双重角色,也使得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博弈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 。
四、现代中国引入赫德式外国人的可行性探讨
(一)现代中国与晚清时期的巨大差异
现代中国与晚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政治体制上,现代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拥有完整的主权和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与晚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截然不同。在经济领域,现代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强调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与晚清时期被动开放、受西方列强经济控制的状况有本质区别。在社会文化方面,现代中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文明程度和民众的民主意识、法治观念都远高于晚清时期 。
(二)引入赫德式外国人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1. 文化和制度适配性问题:赫德式的外国人生长于西方文化和制度环境中,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可能与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存在冲突。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运行逻辑,现代中国的治理体系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建立起来的。引入西方背景的管理人员,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和适应中国的文化和制度,难以有效开展工作,甚至可能引发管理混乱 。
2. 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问题:将关键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权交给外国人,会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海关、重要经济部门和企业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晚清时期,赫德主导的海关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却使中国丧失了海关主权。现代中国绝不能重蹈覆辙,将国家重要领域的管理权拱手相让 。
3. 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现代中国解决吏治腐败和企业亏损问题,关键在于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机制,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从制度层面预防腐败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通过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方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而不是依赖外部力量 。
五、结论
赫德在清朝海关任职期间,确实在海关制度建设、税收增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他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英国在华利益,对清政府利益的维护是有限的。关于其是否贪污受贿虽存在争议,但从海关管理成效来看,他在一定程度上是称职的,但从国家主权角度又存在严重问题。现代中国与晚清时期有着天壤之别,引入赫德式的外国人不仅无法解决吏治和企业经营问题,还会带来严重的主权和利益风险。解决现代中国面临的相关问题,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体系和文化建设,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赫德在清朝海关任职经历的全面分析以及与现代中国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经验的价值和现代治理的独特性,避免简单地将历史模式套用在现代社会,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在新时代的持续发展。
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1835年2月20日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亚尔马郡之波塔当。1853年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1854年,赫德来中国,先在香港接受见习翻译培训,后被派往英国驻宁波领事馆担任翻译。1858年调到广州,1859年辞去领事馆职务,参加中国海关工作,任广州粤海关副税务司。1861年,他因向总理衙门官员讲解海关业务而获得赏识,被任命为署理总税务司,1863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在任内,他创建了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
1873年至1879年,赫德为清廷购置舰艇12艘,试图染指海军,但图谋被识破。1885年,英国外交部任命赫德为驻华公使,后因担心总税务司职位落入他人之手,他辞去驻华公使职务,回总税务司任职。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赫德被困北京英国使馆,八国联军侵华后,他为停战谈判奔波,1901年参与《辛丑条约》签订,使海关扩权。
1908年4月13日,赫德休假离职回国。1911年9月20日,在英国白金汉郡的马洛病逝,清廷追授他为太子太保。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发布时间2025-06-0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0
用户评论
我最近去中国旅行申请签证时,对中国海关的效率和友好态度印象深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早先的签证历史里充满了许多复杂的条款和限制,现在看起来已经大大简化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赫德与中国海关的故事让人反思了国际交流政策的演变和发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进入中国前最紧张的事莫过于签证申请流程,但结果出乎意料地顺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代中国的签证办理过程既专业又快速,令人满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赫德与中国海关的故事感到好奇,想了解更多相关的文献资料。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这次访问过程中,中国海关的服务确实体现了国家开放态度的新面貌。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历史的角度看,签证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国际关系的变化。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准备护照上的中国的签证时,我对中国接待和处理速度持乐观态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赫德与中国海关的关系是国际理解和合作的一个案例研究。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旅行中的一次小插曲需要重新申请签证,好在中国的应对机制很高效。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历史学习,我可以更好地把握现代中国政策的连续性和变革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在浏览一些历史档案时发现了赫德与中国海关互动的一些细节,令人着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申请中国的签证体验就像一段小冒险,结果总是让人感到安心和惊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思赫德与中国海关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外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海关的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好评,我这次的经历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这段历史对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模式有深入的理解帮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签证申请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对外国游客的欢迎和周到服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顾赫德与中国海关的历史时,会发现国际关系在不同层面都有其复杂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